5月25日 主题:关键技术大观 |
||||
主持 | 发言时间 / 主讲嘉宾 / 报告题目 | |||
刘炜 (上海图书馆副馆长) |
14:00-14:30 刘炜(上海图书馆副馆长):人文研究技术大观 |
|||
14:30-15:15 王鑫(天津大学教授):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 |
||||
15:15-15:45 张喆昱(上海图书馆馆员):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往届优秀作品分析 |
||||
15:45-16:00 互动 |
||||
5月26日 主题:文本、图像与社会网络 |
||||
主持 | 发言时间 / 主讲嘉宾 / 报告题目 | |||
王丽华 (上海大学副教授) |
14:00-14:30 许鑫(华东师范大学教授):学派视域下的多重关系网络构建与解析--以清代汉学派为例 |
|||
14:30-15:00 陈柏彤(上海大学讲师):文本数据主题分析与演化分析 |
||||
15:00-15:30 陈涛(上海图书馆高级工程师):IIIF在文化遗产图像资源中的深度应用 |
||||
15:30-16:00 互动 |
||||
5月27日 主题:领域与案例 |
||||
主持 | 发言时间 / 主讲嘉宾 / 报告题目 | |||
韩春磊 (上海图书馆信息处理中心主任) |
14:00-14:30 杨继东(斯坦福大学东亚馆馆长):数字人文时代的学术出版--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尝试 |
|||
14:30-15:00 王 涛(南京大学教授):历史书写方式的数字人文转向 |
||||
15:00-15:30 张书华(2019竞赛一等奖团队代表,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):以景点和人物为中心的多数据融合小程序--丹红印记开发介绍 |
||||
15:30-16:00 互动 |
||||
5月28日 主题:地理信息系统 |
||||
主持 | 发言时间 / 主讲嘉宾 / 报告题目 | |||
夏翠娟 (上海图书馆研究员) |
14:00--14:30 潘 威(云南大学副教授):GIS技术在西北传统水利秩序研究中的应用 |
|||
14:30-15:00 张学宝(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): HGIS在人文领域的应用实践及技术选型 |
||||
15:00-15:30 夏翠娟(上海图书馆研究员):面向历史人文研究的时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|
||||
15:30-16:00 互动 |
||||
5月29日 主题:数字人文可视化 |
||||
主持 | 发言时间 / 主讲嘉宾/ 报告题目 | |||
张磊 (上海图书馆正高级工程师) |
14:00--14:30 魏记(华为技术专家):华为河图助力数字人文 |
|||
14:30-15:00 向帆(清华大学副教授)、朱舜山(首席工程师):疫情的流图--以设计实验理解视觉表达和可视化技术 |
||||
15:00-15:30 杨冠灿(中国人民大学讲师):京剧脸谱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|
||||
15:30-16:00 王军(北京大学教授):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--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|
||||
16:00-16:30 互动 |